第266节

    尤其是那道“诸边关防守紧要州府官员”不必集于泰山最令人头疼:无他,大唐疆域辽阔,边界线实在太长了!到底谁是边防紧要,谁是不紧要?需知封禅大典,便是一朝最隆重的祭祀。
    凡是朝臣定然都想参此盛会。
    估计见到邸报的各地官员,都在眼巴巴等着京城的信儿,祈祷自己能够接到去泰山底下集合的通知!
    故而李勣大将军亲自带着姜沃和吏部、兵部数位官员,按照大唐最新的舆图,一个个边境州府厘过去,逐个裁定留守朝臣。
    足足花了两个月,才定下最终‘驻守原地以备边患’的各州府朝臣名单。
    经过这两个月,姜沃对大唐边境的认识再上一层楼——自此皇帝再流放人去边境描边,她都不用事后再查地图了,甚至可以给皇帝提供好些个方案……
    直忙到冬去夏至,才算是勉强完成‘封禅大典’第一阶段准备工作。
    姜沃感叹:自己果然是个忙命,谁能想到,刚到尚书省,就能碰上百年难遇的封禅大事!
    好在,故人渐归,令她心情大好。
    **
    她最先见到的是狄仁杰。
    其实若无封禅事,狄仁杰也该回京了。
    他是龙朔元年往宁州(甘肃)任上去的,去岁已然满三年,他自己又额外多请了一年。
    而过去的几年,姜沃掌考功事,也一直在关注狄仁杰的情形:宁州是大唐与曾经突厥(现已归大唐)的边境,最大的矛盾就是戎汉两族混居常引发‘武装械斗冲突’。
    狄仁杰到后,很好的‘安抚’了两族矛盾——大唐的文臣可不单是文臣,大半拎出来都能当武将使。
    狄仁杰也是如此。
    他到了宁州后,是先礼后兵。能调解的矛盾他耐心调解了,而对待剩下那些专门作乱挑事的刺头,则进行了‘物理调解’。
    总之他到后一年,就实现了抚和戎夏,宁州和平。
    之后的三年,他于宁州整顿吏治,重籍户口,更有安通道路、立桥梁、赈水潦、课栽苗等政举……当真是做了许多实事。
    他调任回京的旨意一下,宁州百姓甚至为他立碑勒石。
    狄仁杰回京后,自要来到吏部交明旨意,见到姜沃行礼郑重道:“不负姜相所托。”
    当年他远赴宁州之前,姜相曾嘱托于他,此去当‘经营一方,爱民安民’。
    此言他片刻未忘,所行皆问心无愧。如今回京,便能顶天地立说一句不负所托。
    姜沃含笑道:“怀英回来的正是时候。”
    正好一起卷起来。
    在看过狄仁杰的政绩后,姜沃自然与他论起了修路的重要性,还乐此不疲问道:“怀英,你怎么看?”
    狄仁杰听了还很亲切,心道:虽然数年未见,姜相的口头禅倒是没变——并不知道这是单独给他的口头禅。
    他已经见过了混凝土路,只感叹道:“姜相神思,我只盼着有生之年,若能见大唐各州之通运要道,都能得此路才好!”
    修路实在是太要紧了,无论是为了军事还是为了百姓。
    若依旧是土路泥路,雨雪道路不通之时,军需断绝,后果何其可怕?从前战乱年间,军伍之中人相食的惨剧也不是没发生过。
    而对百姓来说,道路也极重要,若无道路,粮食丰收了运不出来,天灾人祸了赈灾粮运不进去,都是让人心如火焚却只能束手无策之事。
    故而狄仁杰在宁州,带人修了许多道路——当然没有混凝土路,但能为各村镇多通一条土路也是好的。
    姜沃能想象到狄仁杰做的事情,像是在修建一条条细小的血管,慢慢的让血液能流通起来。
    到底是在基层做过事的官员,狄仁杰的感触比姜沃更要深:“就是修路实需要人力物力,凭空变不出来,许多时候也只好扼腕而止!”
    宁州的人口和财政都很有限,狄仁杰也多有遗憾,若是宁州的官库能支撑,他能做更多的事。
    姜沃颔首:所以说,搞基建的银子永远不够用,要可持续发展地宰大户才行啊。
    而狄仁杰在随姜沃看过城建署,又听过了她的‘高价限量拍卖皇家同款混凝土路’计划后,眼睛大亮,连连拊掌称妙。
    “怀英,大理寺卢正卿还未致仕,这两年,你就先留在尚书省吧。”
    姜沃想:当年科举保护伞也不能白当。她要把狄仁杰留在自己碗里两年。毕竟帝后也好,她也好,还有城建署这些官吏,都不曾真的去过京外乡镇通道路立桥梁的现场。在城建署事上,狄仁杰可以替她查漏补缺。
    狄仁杰闻言拱手道: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!”
    太好了!他在宁州这三年多,办每件事都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,每回看看宁州空荡荡的官库,都愁的他人未到中年而掉发。这几年‘悭吝算计’下来,他整个人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,看到银钱就想算算能买多少粮米,修多少路。
    如今能在一圣大旗之下,跟着姜相一起宰大户,想想狄仁杰整个人就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(银光)。
    **
    继狄仁杰之后,姜沃又见到了久违的硬核狠人,如今坐镇辽东的熊津都督刘仁轨。
    姜沃见到他亲切地要命:宛如见到了火山灰、银矿、铜矿渡海而来……
    刘都督就是她最靠谱的进货商!
    且这回刘仁轨不是自己回来的,他还带了原高句丽王族(太子福男)、百济当地朝臣(百济的王族已然被苏定方大将军抓完了,只能带当地望族)、新罗和倭国的王族并使臣——
    封禅泰山,属国使节随行以增大唐之威。
    除了刘仁轨带回来的东边属国,其余突厥、于阗、波斯、天竺等国也各派了使臣前来。
    刘仁轨见了姜沃先拱手笑道:“给姜相道喜!”
    然后不用姜沃问起就爽快道:“我带着诸使臣的船行的快——剩下几艘载着矿银和火山灰的船应该不日就到。离开辽东之前,我也安排好了接下来的运送事,不会耽搁了姜相今岁所需。”
    姜沃笑意浮靥:刘都督真是善解人意的好人!
    **
    在所有的故人里,最令姜沃欢喜与安心的,还是见到李淳风。
    这一年秋日,她于长安城灞桥长亭外,等回了数年未见的师父。
    熟悉身影下马车后,早就望眼欲穿的姜沃立刻拜见:“师父……”还未拜下,便被李淳风稳稳扶住。
    姜沃抬头,看清师父的头发已经如雪——是啊,师父也已经年过六旬。
    她只觉眼中一片滚烫。
    李淳风看出她的泪意,望着她紫袍金带,开口笑道:“下官是不是该见过姜相?”
    姜沃闻言含泪而笑。
    虽说多年来,是她在长安而师父行踪无定。但此时看到李淳风,她才觉得,自己恍如漂泊多年的游子,终于归乡。
    亲人所在,便是故乡。
    姜沃拜见李淳风之时,跟在李淳风马车后的马上,则早下来两个女子,立在路旁候着。
    等着李仙师和姜相叙过话后,两人上前拜见姜沃。
    是吴英和嘉禾。
    一别数年,她们形貌也有所不同,但皆是干练许多。
    吴英见了她眼中也是噙泪,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说,最后只先冒出来一句:“姜相,归程之时,我可以指挥数十船工,驾驭大船了!”
    姜沃含笑:“好,等回家去你慢慢说,我都想听。”
    *
    看着吴英和嘉禾,这两个最早从掖庭中走出去的宫女。
    姜沃就想到了城建署。
    去岁年末,皇帝下旨城建署扩建。
    姜沃则顺势以‘城建署秘方诸多,需技术保密’为由,向皇帝申请了,多从掖庭宫女中择选出‘通文字善医药’的女官入署。
    就像有一些武林秘籍是传男不传女一样,姜沃将数十种‘化学物质的人工制作’法子教给掖庭女官们。并令她们也签下文书,将来再传于新的女官。
    这些技术,就是女官们在署衙内为官的底气。
    就像是当年她在太史局一样,是不可替代的。
    于是至麟德一年秋日,城建署,这个全新的扩建的署衙,女官已经占到了近一半。
    这一处远在皇城外,前朝从无存在过,与大唐格格不入的署衙,并不只是姜沃对于‘新建材’的尝试。
    **
    永徽一年,媚娘与姜沃商议在掖庭建立内文学馆,教导宫女读书。
    当时姜沃就很期待,这上万名宫女中,在将来要长成的树,那些终会盛开的花。
    十五年过去了,小树苗们渐渐长出来了。
    第155章 谶中人
    秋日天空高远,北雁南飞。
    李淳风归京的次日,姜沃陪师父去面见二圣。
    这还是李淳风第一回 来至大明宫。
    他走在恢宏壮阔的大明宫中,回望寂静矗立的太极宫,回想曾经面见先帝的立政殿。
    都已然被岁月悄然掩去。
    姜沃昨日已经与师父提过如今朝中形势。
    二圣临朝且皇后代理政事——这种从前未见,朝臣们温水煮青蛙多年才渐渐习惯,或者是青蛙们明着习惯暗里仍然想找机会把锅踢翻的朝局,李淳风听过后,也只是淡淡‘嗯’了一声。
    *
    紫宸殿中,帝后皆在。
    李淳风上前见礼。
    皇帝温声免礼,皇后则命人为仙师赐座。
    之后凤目专注打量李淳风——早在掖庭时,媚娘就听了太多姜沃两位师父的名与事。
    只是一直无缘得见。
    尤其是袁仙师,先帝年间便致仕归老,后仙逝于蜀地,实是缘悭一面。


新书推荐: 踹了总裁后,被迫娇养了反派大佬 我守到DNF关服竟然穿越了 天灾求生:空间囤货躺赢日常 被读心后,真千金成了娱乐圈团宠 都市无敌钢铁侠 被双美灌酒逆推 邪帝追妻:腹黑相公AA制 团宠年代:锦鲤崽崽三岁半 忠桾(H) 自蹈覆辙 (重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