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文学 > 穿越历史 > 初唐峥嵘 > 初唐峥嵘 第233节

初唐峥嵘 第233节

    长叹一声,李渊失望的盯着微动的池面……说白了,他觉得李建成将国事作为夺嫡的手段,太过阴私。
    考虑到李建成对突厥的畏惧心理,李渊很确定这流言蜚语的真实性……去年要不是畏惧突厥,何至于山东大捷战报传来还没正式出兵。
    说到底,太怂了!
    嗯,李渊觉得自己不怂。
    “陛下,太子、秦王、齐王及三省宰辅已至两仪殿恭候。”
    听见宫人的禀报,李渊伸手揉了揉眉心,离开了北海池。
    两仪殿内,亲王、宰辅分列而坐,无一人开口,气氛比较诡异。
    杨恭仁、陈叔达偶尔打量着太子李建成,在心里琢磨那条流言蜚语的真实性。
    裴寂偶尔和坐在后面的裴世矩交换一个眼神……前者是最得圣人亲近的重臣,能感觉到李渊内心深处的不悦。
    但裴寂虽然依附东宫,但只是互相为援,并不是李建成麾下……他也不太清楚这条流言的真实性,甚至他觉得以太子的性情来说,真实的可能性更大。
    裴世矩倒是私下在裴寂面前点评过,此策虽好,但后患无穷。
    简而言之一句话,李善怂恿李世民放出的这条流言,让满朝都陷入纷争之中……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,实则暗流涌动。
    一直保持垂首的李世民摆出了一副心如枯槁的模样……孤这是受了委屈啊。
    能不委屈吗?
    一旦迁都,必择洛阳。
    迁都洛阳,必撤陕东道大行台。
    李世民手中的牌等于被砍了至少一半。
    “拜见父亲。”
    “臣拜见陛下。”
    李渊面无表情的坐下,挥手示意众人起身坐下,眼角余光扫了扫李建成,随口道:“兵力调配如何?”
    南北两场战事,南边还好说,虽然一时间没有进展,但兵力不吃亏。
    但北边需要提防马邑失守,突厥大举南下,所以需要抽调兵力在河东道、关内道防御。
    “灵州、陇州、会州、原州秋收之后,各选府兵五千。”裴寂当仁不让开口道:“河东道无行军总管,并州总管襄邑王麾下常备六千兵力,再选府兵数千补足万余。”
    “十二卫已发公文往各州折冲府,但需陛下钦点行军总管。”
    李建成插嘴道:“江淮军据重城而守,赵郡王弟麾下兵力分散,是否遣派援兵?”
    李渊沉默了会儿,侧头看向李世民,“二郎觉得呢?”
    “赵郡王已与岭南道合军,麾下兵力逾三万。”李世民简明扼要的只说了一句,才婉转道:“若父亲有意遣派,孩儿自当领命。”
    在场的都是人精,哪里听不出来这几句话里的刀光剑影。
    江南、淮南打成一锅粥了,而李孝恭为襄州道行台左仆射,统率多方大军,如果还要遣派援军,最有可能的就是陕东道大行台。
    这是东宫又一次试图将手伸入陕东道。
    反正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,陕东道、天策府,这两样是太子的眼中钉肉中刺,恨不得一夜覆灭。
    而李世民强调了兵力充足之后,将决定权拱手让给了圣人李渊。
    不过,太子口口声声赵郡王弟,而秦王称赵郡王,亲疏有别啊。
    李渊沉思片刻,开口道:“既兵力充足,当首论关内、河东。”
    第三百五十一章 举荐有功
    殿内寂静无比,圣人在国事上拒东宫,择秦王……这是很久很久都没发生过的事了。
    陈叔达回想了下,大约从武德四年秦王回京之后,虽然名义上任尚书令,但实际尚书省是由左仆射裴寂负责,秦王也就能在陕东道、天策府内部发号施令。
    再到秦王洛水大捷,两仪殿议事,除了突厥侵袭之外,圣人很少相询……比如几个月前吐谷浑来袭,圣人直接指派柴绍领军。
    一旦太子、秦王发生争执,圣人或从中调解和稀泥,或择太子……但弃太子,择秦王,这几年还是第一次。
    虽然大部分人都不知内情,但所有人都明白……必定与最近的流言蜚语有一定关系。
    李建成面色苍白,有些不知所措。
    对面的李世民神情淡然,心想大哥此举太过失措。
    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无与伦比,这是战场上打出来的,李渊也默许了。
    而太子李建成少有殊功,但多笼络军方大将,这也是李渊默许的,以此制衡秦王一脉。
    但结交甚至勾结如今领大军的赵郡王李孝恭,这是李渊不想看到的。
    特别是,如果真的迁都,手握重兵的李孝恭距离洛阳并不遥远。
    就在殿内气氛沉重,裴寂准备开口的时候,急促脚步声响起,宫人领一人急奔到殿门口。
    天子召亲王、宰辅议事,有资格在这时候递上来的,只可能是战报。
    李渊心一提,他最怕的就是马邑失守。
    李世民也有些紧张,如果马邑失守,那突厥入侵,李善能不能逃过这一劫?
    如果说最早李世民看中的是李善与河东裴氏的恩怨,之后看中的是借李善平定刘黑闼、安抚山东制衡东宫,那如今,他看重点是李善这个人。
    中书令杨恭仁疾步取来奏折,扫了一眼后双手递给李渊。
    翻开看了看,李渊先是精神一震,随后叹息一声。
    好消息是,不是马邑战报。
    坏消息是,江南战事,唐军遭遇挫折。
    “周法明遭刺身亡,麾下溃败。”
    杨恭仁的话在殿内引起一阵骚动。
    一个多月前,江淮军叛变,李渊下令赵郡王李孝恭总理战事,遣派李靖、黄君汉、李世绩、任瑰、周法明率军出击,共计六路大军。
    之后一度战事胶着,没想到周法明居然溃败。
    李世民也有点诧异,拿过战报看了几眼,轻声道:“父亲勿忧。”
    “遣派刺客,此为小道。”
    “若能战场取胜,何至于此?”
    周法明任黄州总管,水陆并进攻打夏口,被辅公祏笼络任命西南道大行台的张善安驻守,暗中派死士冒充渔民行刺,周法明当场身死,张善安乘势出击,唐军溃败数十里。
    “数路大军合围,唯赵郡王、李药师为重。”李世民轻描淡写道:“辅公祏自守丹阳,遣重将把守当涂,铁索拦江。”
    “只要击破当涂,此战必胜。”
    李渊精神略振,不论其他,军事上他信得过李世民,只忧道:“战事不利,只怕延绵……”
    “更何况马邑……”
    李渊的话说到一半就住了嘴,只凝视着殿口,众人顺着视线看去,宫人手捧奏折站在殿外。
    若是南北两战皆败……李渊都不敢想象这种后果,看了眼去取奏折的裴寂,他微闭双眼。
    片刻后,裴寂洪亮的声音响彻两仪殿。
    “陛下,马邑大捷!”
    李渊猛地睁开眼,努力控制着一跃而起的冲动,几乎是抢过奏折,细细翻看,嘴角挂起笑意,最终仰天大笑。
    马邑不是不能失守,雁门也不是非守不可……但在江南战事不利的情况下,马邑大捷对朝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。
    裴寂将奏折念了一遍,笑道:“陛下可谓识人,起复刘世让,先复马邑,遣派李怀仁,继而大捷。”
    李渊得意捋须道:“怀仁不过小有功勋,此战刘卿为首功。”
    一旁的李建成凑趣道:“怀仁倒是一员福将,赴任不过十数日……”
    “设伤兵营以振士气,筹谋设计,力劝刘世让率骑兵破敌。”裴寂低头看了眼,摇头道:“魏县大捷,非是个例。”
    李世民接过战报看了眼,刘世让居首,后面是高满政、李高迁、李善。
    虽然不知内情,但李世民敏感的察觉到了异样,看起来和山东战事有点像,但实际上大为不同。
    山东一战,李善先后救出了李道玄、薛忠、柳濬等将领,并以其取信魏州总管田留安,还有凌敬、苏定方这样的谋臣勇将辅佐。
    但马邑一战,李善不可能与东宫嫡系李高迁交好,而刘世让又为人倨傲,高满政初初来投……李善绝无去年山东战事中那样的分量,筹谋设计,只怕无人肯听。
    正思索间,突然听见对面太子李建成的赞誉……李世民好悬没笑场。
    “早闻裴公擅识人,眼光果然独步天下,许子将也不过如此。”
    所谓的许子将就是三国时期的许劭,以“月旦评”点评天下人物而留名史册。
    后世点评曹操的那句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,就是出自许劭之口。
    李建成这个比喻,在别人听来是赞誉,但落在裴世矩的耳朵里……啧啧,讽刺意味太浓了!
    李世民悄然偏头望去,虽然裴世矩神态自若,但他总觉得这老头脸皮微微发红,身体僵硬。
    李渊笑道:“大郎当知,弘大兄名列前朝选曹七贵,点评天下人物,乃是世间翘楚。”
    “弘大兄可愿为朕掌吏部?”
    李世民揉着肚子强忍着笑意,好吧,裴世矩因为举荐李善有功,居然要兼任吏部尚书了!
    虽然说这对自己不算什么好事……但李世民是真的想笑。
    太可笑了!
    裴世矩颤颤巍巍的起身,脸上神情有些呆滞,“不敢当陛下、太子盛赞,臣老迈不堪,实无能为力。”
    李世民突然有点担心,这老头看起来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,别被气死在这儿了!
    当天晚上,长安县尉李德武在裴世矩书房门口跪了整整一夜。
    哎,裴世矩这一生,哪里受过这种气,关键是有气还撒不出来!
    双膝生疼的李德武还在腹诽呢,你的手段和我有什么区别?


新书推荐: 挫骨刀 1V1 H 古言 捡到一个漂亮的城里男人(1v1 美丽乡村小甜文) 我们即是天灾 不为人知 地球人,但abo世界 学长,你女朋友又任性了 雄虫他超爱!雌奴上将眼红求亲亲 十年如梦似幻 斗罗之异数 小哑巴被反派全家读心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