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节

    沈毅停顿了一下,看了看李穆的脸色之后,继续说道。
    “明年,就可以准备大规模清剿倭寇了。”
    沈老爷深呼吸了一口,缓缓说道:“到时候,这些人能有大用处。”
    今年的抗倭军,才刚刚成军,甚至还没有完全成军,因此今年抗倭军打的几仗,都是在陆地上对倭寇进行防御作战。
    而在沈毅的构想之中,明年抗倭军就要开始主动进攻了。
    现在,他已经开始在摸那些倭寇的巢穴以及聚集地,明年开春之后,他就准备让抗倭军对这些倭寇进行剿灭。
    听到沈毅这番话,李穆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沈毅,笑着说道:“没想到子恒不在邸报司了,却还是能对邸报司如臂指使。”
    “邸报司目前是内廷孙谨孙公公掌着。”
    沈毅微微低眉道:“只是陛下吩咐,让邸报司配合我而已。”
    “又是内廷……”
    李穆叹了口气,开口道:“咱们当今陛下,对内廷重用的有些过了。”
    说完这句话,他拍了拍沈毅的肩膀,沉声道:“子恒说的事,我同意了,只要这些人能对剿倭有帮助,我可以代表朝廷赦免他们,要是朝廷那里不同意……”
    李穆淡淡的说道:“到时候你我把这些人从倭寇名单里剔出去就是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沈毅低头拱手:“世子的话,在下都来记下了。”
    “说起来,子恒野心很大啊。”
    李穆拍了拍沈毅的肩膀,笑着说道:“今年只剩下了四个月出头,你明年就准备清剿海上的倭寇了。”
    沈毅也露出了笑容。
    “一切顺利的话,后年世子说不定能去东瀛本岛看一看……”
    第四百七十五章 沈老爷的舞台!
    李穆在这个时候离开,想要表达的态度非常明确。
    那就是他不干涉,不参与抗倭军的建设,把整个抗倭军建设的过程,或者说把温州府这块“舞台”,交给沈毅一个人表演。
    这是他这个晋世子与皇帝之间达成的默契。
    虽然不知道皇帝那边认不认可这个默契,但是最起码李穆本人是这么认为的。
    尤其是这一次沈毅升官回来之后,李穆就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。
    因为最开始沈毅与李穆两个人南下巡海,只是皇帝的一记闲手。
    就像下围棋那样。
    皇帝闲着没事,在远离建康这个棋盘中心的地方,随随便便放下了一颗棋子。
    因为那个时候,皇帝只是被沈毅的嘴遁说动,但是并不了解沈毅,或者说沈毅与李穆这个组合的工作能力。
    因此,他虽然让沈毅南下,但是并没有给沈毅任何身份,如果沈毅跟李穆两个人,在东南把事情办砸了,最多也就当是李穆这个王二代出门散心了。
    而经过前几个月的一系列事件,现在不止是皇帝看到了沈毅跟李穆的能力,就连朝廷也不能无视他们俩的功劳。
    正是因为这份功劳,皇帝要给沈毅升官的时候,不管是吏部还是兵部,都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,没有任何人敢在这件事上多嘴。
    所以,沈毅荣升兵部主事,重新回到温州府之后,李穆在心里就已经认定了,皇帝那里,已经准备让沈毅全权负责东南海防军军事了。
    所以他也很懂事,二话没说,继续南下给沈毅搞钱去了。
    李穆离开之后,沈毅在永嘉城里的地位,就显得有些超然了。
    因为李穆在离开之前,亲自跟这些地方官说,沈毅在温州府,可以代行钦差事。
    即便撇开这个代行钦差事,沈毅六品兵部主事的身份,也可以让他以兵部的名义,在一些方面节制地方官员。
    有了这两重身份,沈毅做起事情来来就很顺手了。
    李穆走后,沈毅便一个人在温州府沿海的船厂考察了一番,考察完毕之后就,他交待了凌肃几句,然后便带了二三十个随从,骑快马去了一趟明州府,在明州府地方官员的接待下,就地查看了一番明州府当地的造船厂。
    在明州府待了一天之后就,沈毅便离开明州,去了台州府“就地考察”。
    最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沈毅还是决定,把船坞放在温州府。
    确切来说,是温州府乐清县境内。
    因为乐清县才沿海,温州府城永嘉,是不沿海的。
    定下了船坞的位置之后,沈毅在乐清县令的陪同下,花了两万两银子,买下了当地一个大型船厂。
    这个价格,是极为低廉的。
    因为这个船厂,占地面积大不说,各种工具也很齐全,本身还有不少木料储备,都以两万两的价格,一股脑打包卖给了沈毅。
    而之所以能用这个价格买下来,一方面是因为近些年倭寇横行,沿海的生意不好做。
    生意不好做自然就没有多少人买船了。
    当然了,更重要的是,沈老爷去跟船厂东家谈生意的时候,带上了乐清县令钟平。
    面对一伙可以讲道理,也可以不讲道理的官老爷,这个东家自然是不敢卖高价的。
    确定了战船工厂的位置之后,沈毅就干脆住在了乐清,并且从乐清招募了一些泥瓦匠,在船厂附近,给这些建康来的匠人们修建“宿舍”。
    因为工部派来的匠人,都是顶尖的木匠,再加上船厂里本身有不少木料,因此盖房子只需要泥瓦匠打个底,再封个顶,其他的工序这些木匠自己就能做完,而且做的漂漂亮亮的。
    除了员工宿舍之外,沈毅还在船厂附近,规划了一个军营,一个大概能容纳的下五百人的军营。
    将来,这个工厂,不止生产战船,还要生产火器,可能会成为抗倭军的核心所在,肯定是不能不设防的,按照沈毅的初步计划,这里要有五百个抗倭军常驻。
    并且,沈毅将来还准备在乐清设一个千户所,除了保证浙东百姓的安全之外,更多的是保证乐清这个兵工厂的安全。
    就这样前前后后忙活了十来天,这个船坞的建设总算是步入了正轨,沈毅也不用每天跑去监工,于是乎沈毅在乐清,约见了凌肃跟薛威两个人。
    不得不说的是,李穆这一次南下,虽然带走了一千多个抗倭军,但是抗倭军的两个核心,一个凌肃一个薛威,他是一个人都没有带在身边,目的就是为了让沈毅接下来扩编,不至于无人可用。
    凌肃虽然名义上还是抗倭军的千户,但是实际上是抗倭军的指挥使,整个抗倭军,他都指挥的动,乃是抗倭军里的绝对核心。
    收到了沈毅的约见之后就,原本就在乐清的薛威很快赶到,而即便是在永嘉的凌肃,也只花了半天时间,便赶到了乐清,两个抗倭军的将领在沈毅的住处门口碰头之后,一起来到了沈毅的书房门口,敲响了书房的房门。
    书房里,很快传来了沈毅的声音。
    “进来罢。”
    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进沈毅的书房,对着沈毅恭敬抱拳道:“末将拜见沈主事!”
    如果说从前,面对七八品而且跟军队没有什么关系的沈毅,凌肃自称末将还有一些别扭,现在面对已经是六品主事,而且是专业对口的兵部主事,凌肃这一声末将,就是诚心诚意了。
    毕竟如果沈老爷哪天从武库司跳到武选司去,立时就可以轻松拿捏这些武将的职业生涯。
    在这个重文抑武的年代,兵部的文官,对于武将的压制程度,可以说是绝对的。
    好在沈毅没功夫跟这两个人摆什么兵部老爷的架子,他摆了摆手,示意两个人坐下来说话。
    二人低头道谢,在沈毅办公的书房里各自找了把椅子落座。
    见两个人坐下之后,沈毅习惯性的敲了敲桌子,然后开口道:“眼下,钦差虽然已经南下了,不过钦差离开之前,给我留了话,就由我来安排抗倭军接下来的事务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沈毅看了一眼这两个人,问道:“二位有意见否?”
    两个汉子都连忙摇头:“没有,末将恭听沈主事吩咐。”
    沈毅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:“从前抗倭军扩编,咱们都是一起去招人,我也是跟着的,但是现在,抗倭军已经初步成型,也就没必要一起去征兵了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沈毅看了一眼这两个人,开口道:“我的意见是,抗倭军里的千户,百户等,可以各自领着人手,或者去南方,或者去北方。”
    “到各府县去征兵。”
    沈毅低眉道:“征到了新兵之后,统统带回乐清来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抬头看了一眼凌肃,笑着说道:“由凌千户统一训练。”
    两个将领二话不说,齐齐低头。
    “末将遵命!”
    第四百七十六章 两个月后
    日子过得很快,转眼间就是两个月过去,时间来到了洪德八年的十月中旬。
    此时,乐清的抗倭军大营已经建成,位于乐清城外,而这座抗倭军大营里,此时此刻约有三千新兵,正在接受凌肃凌千户的训练。
    而在抗倭军的日常训练里,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,就是如何使用狼筅。
    毕竟狼筅这东西,虽然看起来简单,但是面对倭刀这种短兵器,几乎是天然克制。
    既然在战场上有用,自然是要加以重视的,因此凌千户只要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,便会想办法把他们训练成狼筅兵。
    就在这些新兵刻苦训练的时候,一辆马车领头,带着十几辆大车,停在了抗倭军大营门口。
    而凌肃凌千户,就站在大营门口迎接,眼见着从第一辆马车上跳下来一个年轻人,凌肃连忙迎了上去,一边挤出了一个笑容,一边拱手道:“沈主事。”
    沈毅微微低头还礼,然后指着自己带过来的这些大车,笑着说道:“这些是温州府那边赶制的秋冬衣,这一趟带过来了两千多件,凌千户先让兄弟们搬一下,后续温州府那边,会再送两千件过来。”
    因为进了十月,天气慢慢转凉,抗倭军中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,都要加一些厚衣服了。
    这些厚衣服,还是沈毅亲自跑了一趟温州府城,让蒋知府去帮忙采买定做的。
    不过出钱还是从杜太监那里出。
    这些棉衣,沈毅是亲自验收试穿过的,质量都还可以,至于杜太监跟蒋知府两个家伙从里面贪了多少钱,沈毅并不是十分在乎。
    只要东西是好东西就成。
    见到这些棉衣,凌肃心里有些感动,他看向沈毅,长叹了一口气:“从前在临海卫的时候,都是卫所里的兄弟们自己开荒种地,自给自足,到了冬天莫说是棉衣了,有时候吃饭都是问题。”
    凌千户退后两步,对着沈毅一揖到地。


新书推荐: 快穿之肉欲人生 色彩斑斓的生活(1V1,BG) 春风雨(纯百) 排斥信息素 佛系古代生活 完美扮演法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妖王吃错药 三十天冷静期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