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6节

    赵禄闷哼了一声:“一位二品地方大员替你去,你好大的脸!”
    要知道,钱清这个二品,可是二品的文官。
    如果赵家没有淮河水师,不是所谓的“赵阀”,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门,赵禄本人见到钱清,钱藩台也未必就会理他。
    赵涿微微低头道:“爹,不管怎么说,这件事跟咱们家都是没有关系的,况且钱清是浙江布政使,他去乐清看一看,也合情合理……”
    赵禄只是看了自家儿子一眼,微微叹了口气:“他查探到的情况如何?”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赵涿松了口气,知道老爹不会再拿这件事多说什么了,这位赵大公子连忙低头道:“爹,根据钱清看到的情况,这支抗倭军虽然人数不多,但是大营里的情况,只比地方上的卫所稍好,晋世子这一趟南下,听说花费了巨量的银子,到现在,他们花了重金在沿海建造的船坞,也还没有把船造出来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赵涿顿了顿,然后低声道:“这种军队,是绝对不可能跟齐人打仗的……”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赵禄才抬了抬头,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,然后皱眉道:“自作聪明,谁说他们要跟齐人打仗了?”
    “还有。”
    这位安平侯爷直接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,他走到了自己儿子面前,深深地看了一眼赵涿,开口道:“他们能不能跟齐人打仗,会不会很齐人打仗,那都是陛下的事情,不是你我能够置喙的!”
    “你年纪也不小了。”
    赵禄闷哼了一声:“从前你在建康城里胡闹,为父可以装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瞧见,但是你现在已经快要慢慢接掌家业的时候了,应当明白,祸从口出的道理。”
    “你要是还是这样不知收敛,今年过完年,你就不要再待在建康了,跟我一起去淮河水师之中做事。”
    赵涿在父亲面前,自然没有他建康赵公子的跋扈姿态,听到老爹这句话之后,他连忙低头道:“爹,孩儿记下了。”
    “抗倭军的事情,你就不要再管了。”
    安平侯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,伸手敲了敲桌子,挥手道:“该干什么干什么去。”
    赵涿连忙点头,灰溜溜的退了下去。
    赵涿离开之后,赵禄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他思索了一番之后,淡淡的说道:“杜仲。”
    很快,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,然后半跪在赵禄面前,低头道:“侯爷吩咐。”
    “公子的话,你都听见了?”
    杜仲低头道:“属下一直在门外,都听见了。”
    “去看一看,公子做的事情,有没有什么纰漏,要是有纰漏,你去补救一下。”
    杜仲连忙低头道:“属下明白了。”
    他正要起身,就听到赵禄继续说道:“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,你去一趟乐清,看一看乐清那边是什么情况。”
    杜仲抬头,露出了一个带着刀疤的硬朗面孔:“要杀了那个沈毅么?”
    赵禄大皱眉头:“那是朝廷命官,谁让你杀他了?你要不要命了?”
    “先去看一看什么情况,过些日子我便回军营里去了,你的消息直接送军营里去给我,等我后续指示。”
    杜仲再一次低头:“属下明白了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次日,天子在甘露殿又一次召见了安平侯赵禄。
    这已经是赵禄回到建康之后的第二次召见了。
    甘露殿里,赵大将军依旧恭恭敬敬的跪倒在皇帝面前,正准备磕头行礼,帝座上的天子便挥了挥手,示意他站起来说话。
    赵禄刚刚起身,大太监高明就给他搬来了一把椅子,放在了他身后。
    安平侯低头道了声谢,然后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。
    帝座上,皇帝见赵禄坐了下来,笑呵呵的说道:“大将军这几日休息的可好?”
    “多谢陛下挂怀,臣一切都好。”
    皇帝点了点头,微笑道:“大将军休息得好就好。”
    赵禄似乎感觉到了什么,他抬头看向天子,然后低头问道:“陛下突然召见,是不是出什么事了?”
    皇帝低眉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一份文书,淡淡的笑了笑:“也没有出什么大事,就是昨夜有人送信回来,说北边的齐人最近又不太安分,在两淮增兵两万有余。”
    赵禄脸色一变,连忙站了起来,对着天子拱手道:“陛下,齐人突然增兵,可能是有所异动,臣这就骑快马赶回淮河大营……”
    皇帝先是摇了摇头,然后淡淡的说道:“齐人这般模样作态,无非是因为下半年的岁银岁布,该给他们送去了,不用大惊小怪。”
    天子成婚之前,曾经跟齐人和谈过,约定陈国给齐国一些银钱布匹以及一些美女,两方这才罢兵言和,并且北齐皇帝把自家的“公主”,嫁给了陈国的天子。
    但是这些银钱布匹,并不是一次性给齐的,主要是怕齐人拿了钱拿了东西之后转头不认。
    现在眼见又到了年底,齐人便又来要钱了。
    赵禄跪在地上,脸色惭愧:“齐人猖狂至此,是臣等武将之耻。”
    “罢了罢了,还是不要提北齐了,提起来朕就有些闹心。”
    皇帝脸上露出笑容,微笑道:“老太君明日便是寿辰了罢?”
    赵禄低头道:“是……”
    “老太君年纪大了,朕也不知该送她老人家什么好,不如这样……”
    皇帝看向赵禄,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。
    “咱们两家再结个亲如何?”
    第四百八十二章 赌狗皇帝
    甘露殿里,皇帝陛下一句接亲说出来之后,赵大将军久久没有说话。
    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,才低头道:“陛下,臣家鄙陋,焉敢高攀天家……”
    皇帝眯了眯眼睛,微笑道:“大将军是不愿意让家里的女儿嫁进宫里为妃?”
    这句话虽然有些直接,但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,如果皇帝愿意娶赵家的女儿为皇后,赵大将军自然是拍手赞成的,但是如果是纳妃……
    纳妃这种事,对于小门小户,或者是一些在朝廷里处于边缘位置的家族,自然是吸引力满满的,但是对于赵家这种,已经早早的坐稳军方头把交椅,并且一直处在权力中心的家族来说,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了。
    因为家里的女儿嫁到宫里去,不管受宠还是不受宠,对安平侯府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助力。
    不过这种话,当然是不能明着说出来的。
    赵禄恭敬低头道:“能与天家结亲,是臣天大的福分,只是臣家里的女儿们,大多自小舞刀弄枪,臣怕她们入宫之后,不通礼数,触犯天颜……”
    皇帝呵呵一笑:“说白了,就是不愿意把家里的女儿嫁到宫里来做妃子。”
    听到皇帝这么说,赵禄刚想说话解释,就被皇帝打断。
    只见皇帝陛下看着他,微笑道:“赵家守卫边疆几十年,劳苦功高,大将军家里的嫡女,如果是嫁到宫里来做妃子,的确是委屈了。”
    “这样罢,朕许给大将军一个正妻如何?”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赵禄猛地抬头看向皇帝,然后飞快低头道:“陛下,皇后大位已定,您……”
    皇帝摇了摇头,开口道:“皇后马上就要生产了,朕说的这个正妻,自然不是说朕的正妻。”
    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,面带微笑道:“大将军应该知道,朕有两个兄弟,朕那个二弟李誉,今年已经十四岁出头,可以配婚了,大将军如果同意,稍后朕就去坤德宫请示母后,等母后点头之后,便安排他与大将军家的女儿见一面,合适的话,你我两家的婚事,这几天就可以定下来。”
    皇帝的确有两个亲弟弟,但是都不是一母所出,与他一母同胞的,还有一个妹妹,今年也是十四岁左右。
    因为两个皇弟年纪都还小,还没有到出宫开府的年纪,这会儿都还住在宫里,不过二皇子李誉,的确已经到了可以婚配的年纪了。
    听到皇帝这番话,赵禄再一次陷入了沉默。
    他犹豫了一下之后,低头道:“陛下,这件事干系不小,臣需要回去之后,跟家里的母亲,还有夫人商量商量,再行决定。”
    皇帝微笑道:“大将军要回去请示母亲,朕也要去问一问太后,既然如此,你我便各自回去过问长辈,明天一早,还是在这甘露殿里,朕等着大将军回话。”
    赵禄恭敬低头应是。
    皇帝陛下背着手看向赵禄,淡淡的说道:“不过话提前说好,赵家的适龄嫡女都可以,但是独独你家那个赵四姑娘不行。”
    “便不要带她见我家兄弟了。”
    赵禄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,深深低头道:“臣……遵命……”
    说罢,他毕恭毕敬的低头行礼,往后退去。
    而皇帝,则是一边目送,一边让高明代他一路把这位大将军送出了甘露殿。
    等这位赵阀的掌门人离开之后,高太监才迈着小碎步,回到了皇帝身后,这位内侍省的大太监犹豫了一下之后就,开口道:“陛下,您说的这桩婚事,太后娘娘多半是不会同意的。”
    皇帝回头看了一眼难得自行发表意见的高明,哑然一笑:“你怎么知道?”
    高太监低着头,开口道:“二皇子并非是太后娘娘所出,而且他年纪并不是很小,成婚之后便可以出宫开府了,如果给他找一个赵家这么强大的妻族……”
    “太后娘娘是绝对放心不下的。”
    小皇帝淡淡的笑了笑:“那就不要让他就藩,把他放在建康城里看着就是。”
    “当初父皇不也是这么对待晋王叔的么?”
    高明深深低头,低眉道:“但是,二皇子身份太高,如果淮河水师站在他身后……”
    “不太安稳。”
    小皇帝淡然一笑,没有接话,而是开口道:“好了,朕心里自有主张,你不要多嘴了。”
    “备轿罢,朕要去坤德宫见母后了。”
    他淡淡的笑了笑:“朕这个兄长,要给兄弟说媳妇了。”
    说完这句话之后没多久,皇帝陛下便上了宫里的二人抬轿,朝着坤德宫走去,而坐在抬轿上的皇帝陛下,眼睛微眯,目光有些出神。
    他不是什么蠢物,自然是有一些自己的打算的。
    他之所以会给自家兄弟,配个这么强力的妻族,目的就是为了给赵家……或者说给赵阀一个新的选择。
    换一个说法就是,给赵家一个新的希望,一个新的机会。
    同时,也是给皇帝自己一个机会。
    一个能完全替换掉赵阀的机会。
    虽然这个机会有些冒险……


新书推荐: 快穿之肉欲人生 色彩斑斓的生活(1V1,BG) 春风雨(纯百) 排斥信息素 佛系古代生活 完美扮演法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妖王吃错药 三十天冷静期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