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文学 > 穿越历史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3节

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3节

    徐辉祖看着程济,甚至有些生气。
    李增枝前脚离开京师,你后脚弹劾,算什么?
    早干嘛去了?
    就算是你有证据,李增枝都跑千里之外去了,你找谁询问去?
    内监将程济的奏折递给了朱允炆,朱允炆打开看了看,也是暗暗吃惊,图谋不轨,勾结藩王,蓄养武士,暗结同党。
    还真是什么罪名死的快,什么罪名往上盖。
    竟然还有一条,李增枝在热孝期间逛了教坊司,还毒打了教坊司的人。
    好嘛。
    热孝期间,老子都需要忍着,你李增枝倒逍遥快活去了。
    “一十二条罪证,你可有实据?”
    朱允炆问道。
    程济连忙说道:“若臣一句不实,愿受任何惩罚。”
    朱允炆呵呵笑了起来,程济奏章上的事,确实都是真的,这一点朱允炆是清楚的,只不过现在李增枝还不能死,否则,李景隆怎么给自己办事?
    “此事暂且搁置吧,待左都督回京之后,另行讯问。”
    朱允炆起身。
    “退朝。”
    内监喊道。
    文武大臣跪拜行礼。
    朱允炆回到后宫,将程济的奏折交给刘长阁,说道:“派个人,将这份奏折送给李增枝。”
    刘长阁连忙去安排。
    朱允炆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,李增枝一心向着朱棣,现在他的命,便握在自己手中。
    可自己不动他,只是告诉他,臣服于自己,才有出路!
    当然,敲打的可不止是李增枝一个,还有李景隆。
    武英殿,解缙求见。
    朱允炆批好一份奏章,说道:“户部最近很难啊。”
    解缙苦涩,连忙说道:“皇上,新军之策,推至北平,耗费可是不小。再加上轻徭薄赋的政策,来年,户部的日子怕会更加难过。”
    朱允炆不以为意,说道:“帝国总是在前进的,开源节流,总还是要的。如今官员数量庞大,机构臃肿,总这样是不行的。”
    解缙自然看得清楚,只是太祖朱元璋时期治理朝政,总是喜欢分权,分权。
    分权的结果,那便是弄出来三套管理班子,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、都指挥使司。
    你制约我,我制约他,他制约你,大家谁都压不了谁,谁也管不了谁。
    关系好,碰个面,喝个酒,意见一致,问题就解决了。
    关系不好,你摔杯子,求人祖宗,也是不理你,脸一抬,这事老子不同意,你能咋滴。
    按照规制,你还真不能咋滴。
    你一个布政使司管流民,啥,需要军队帮忙,凭什么帮你?
    你算老几?
    没有朝廷命令,一个兵都不给你出!
    机构多了,官员自然多了。
    毕竟不能当光杆司令,家里有个亲戚,来,来给当差。什么,老婆家的二姨妈还有条狗,拉到衙门看门。
    人多了好啊,前呼后拥,威风八面。
    可是人多了,这朝廷支出也多啊,毕竟需要发俸禄的,虽然老朱定的俸禄不多……
    一个地方,主官和各司官员,便有数百人,加上各级官吏,少说也有几千人。
    基数大,乘以再小的数,也是大数。
    朱允炆一直想要改变这一点,但苦于登基时日太短,擅动那么多人,很容易出问题。
    解缙听出了朱允炆的意思,说道:“皇上,精简机构是可行的,只是,不可操之过急。臣以为,当务之急,还是藩王之事。”
    朱允炆看向解缙,缓缓问道:“你认为,燕王还会动作?”
    解缙面色变得严肃起来,深思之后,说道:“皇上,燕王可不是一个容易屈从的人。一旦他返回北平府,必会掀起风浪。”
    “哦?如此布局之下,他还敢冒险行事?”
    朱允炆饶有兴趣地看着解缙。
    解缙重重点头,说道:“皇上,燕王擅兵事,若是让他找到破绽,必会雷霆出击。要知道,冒险的事,燕王做得并不少啊。”
    朱允炆在武英殿中踱步思索。
    解缙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,朱棣的野心很大,加上他是朱元璋的儿子,而朱允炆,却是朱元璋的孙子!
    朱棣不服自己!
    他渴望拿走皇位,拿走他认为应该属于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力!
    只是,自己多番举动之下,朱棣还有勇气与自己为敌吗?
    “他,不缺勇气!”
    朱允炆皱了皱眉,对双喜说道:“召宁王。”
    解缙不理解地看着朱允炆,朱允炆却淡然一笑,示意解缙不必紧张。
    朱棣一个人的兵马,是成就不了大事的。
    他需要盟友,而他的盟友便是宁王朱权。
    只不过现在,朱允炆打算彻底收服朱权,让他为自己所用!
    第二十六章 朱允炆与宁王的“殿中对”
    宁王朱权,朱元璋第十七子,洪武二十四年,封于大宁。
    大宁地处喜峰口外,属古会州之地,东连辽左,西接宣府,是幽燕重镇。
    朱元璋将如此重镇交托朱权,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    蔡东藩老先生在写《明通鉴》时,有这么一个评价:“太祖诸子,燕王善战,宁王善谋。”
    换言之,在蔡东藩的判断中,朱棣这样的阴谋家与造反派,只是善战之辈,而宁王,才是足智多谋的人。
    事实上,直接解读文字是片面的。
    在“善”字之外,还夹杂着其他本事。
    宁王不仅智略渊宏,而且骁勇善战,数次与其他塞王联合出击,威镇北荒。
    控弦八万,战车六千!
    这便是朱权的实力!
    要知道,这八万,指的可是八万骑兵!而这些骑兵,又是以蒙古人为主形成的雇佣兵,即大名鼎鼎的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,其战斗力可谓是冠绝大明!
    偏殿。
    宁王朱权施礼之后,朱允炆含笑,安排双喜等人出去,然后坐了下来,对朱权说道:“宁王叔,临别之前,朕特意将你召入宫中,是有一些事不放心,希望宁王叔帮朕一把。”
    朱权今年只有二十岁,面容白皙,长胡须,颇有儒雅之风,见朱允炆说话平和,没有皇帝的架子,也放松了下来,轻道:“皇上之事,便是大明之事,是臣下之事。但凡皇上所托,臣不敢不行。”
    朱允炆端着茶碗,微微品了下香气,说道:“不知道宁王叔,如何看燕王?”
    朱权猛地一惊,看着平静的朱允炆,暗暗警惕起来,说道:“燕王为帝国北方柱石,即有谋略,又有胆识,擅兵事,纵横驰骋,鲜有敌手。”
    “呵呵,这个评价,很是中肯。可越是如此,朕越是不安。”
    朱允炆拿出了李景隆写的那份秘报,朱权躬身接过密报,回到位置上,展开一看,脸色顿时变得苍白。
    李景隆虽然将重点放在了朱棣身上,甚至是牵连着徐辉祖,但同时也捎带了自己啊!
    这个叛徒!
    竟然出卖自己与燕王!
    李景隆啊李景隆,从今以后,老子与你势不两立!
    还能说什么!
    朱权连忙跪下,喊道:“皇上,臣绝无二心,此乃李景隆攀陷之言……”
    “没有说你,朕说的是燕王。”
    朱允炆沉声问道。
    朱权此时哪里还有心思关心燕王,再言道:“皇上,臣最近有些身体不适,想要留在京师寻医问方,至于大宁,还请皇上另选良将……”
    自保的最好方式,就是待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。
    在大明,距离增加不了美,只能增加猜忌。
    万一自己在外面拼死拼活的时候,哪位大臣说自己拥兵自重,勾结五军都督府,意图不轨,那自己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啊。
    易藩,坚决易藩!
    朱权惶恐不安。
    朱允炆上前,将朱权扶了起来,笑着说道:“宁王叔,若非信任你,朕如何会将此密报拿出来?宁王叔在大宁的所作所为,朕是清楚的。哎……”
    朱权暗想,相信自己,那就是不相信四哥朱棣了?
    看皇上长吁短叹的,莫不是担心四哥造反?
    应该不会吧,四哥虽然猛,还不至于以卵击石,自寻死路吧。


新书推荐: 快穿之肉欲人生 色彩斑斓的生活(1V1,BG) 春风雨(纯百) 排斥信息素 佛系古代生活 完美扮演法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妖王吃错药 三十天冷静期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